&..." />

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科技工作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2011-05-18通讯员:出处:人员机构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访问量:2077

style="word-break:break-all">
         日前,国家科学技术部下发通知,由我校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臧立华主持的《100万吨/年发酵高浓终端废水生产高纯清洁能源技术与示范》课题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批复经费467万元。
 
      评审组专家认为该课题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节能减排战略要求,总体目标明确、任务合理、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可行,产学研结合紧密,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
 
       近年来,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坚持“着眼高层次科研项目、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搭建高水平研究团队、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发展目标,立足产学研合作,狠抓科技工作,以造纸学科为龙头,带动相关学科共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实现新突破。
做科研必须深入企业 搞联合攻关
      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特别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这表明校企合作、联合攻关已经成为推进科技创新的新途径。
 
      对此,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赵传山院长认为,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争取与科研机构、企业建立联系,加强合作,学校间的“合作争夺战”早已打响,竞争也十分激烈。所以,如何在激烈的校企合作竞争中吸引更多的境内外大企业和大公司与我校开展合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赵院长坦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轻化学院积极依托实力较强的造纸学科,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共同发展。学院要求专业教师必须走出实验室,建立定点联系的企业,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正是这种务实的合作精神吸引了诸如华泰、晨鸣这样的大型造纸企业经常与我校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产生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并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臧立华教授的重大科研突破也与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密不可分。
 
      轻化学院与华泰集团的技术合作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其产量刚刚突破2万吨,品种单一陈旧。在以赵传山教授为首的专家指导下,完成了新闻纸、超级压光纸等一系列新产品的研发、试制、到批量化生产。华泰集团从当时试制生产出的第一张新闻纸,到今天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轻化学院从1993年获省星火科技二等奖到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双方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和学院共同成长,不断发展壮大。
团队建设促进科技工作大提速
      轻化学院是我校最早开展科研团队建设、实施“139”计划的试点单位之一。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学院认真遴选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组建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同时,围绕国家任务、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等需求,结合重大科研任务和前沿交叉学科,确定了4个研究方向。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轻化学院以科研团队为依托,以重点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整合科研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研管理,调动大家的科研积极性,实现了科技平台的科研效益最大化、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最大化。经过第一个任期的建设,科研团队实现了任期目标,超额完成了各项考核指标,增强了学科的整体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科研团队建设,轻化学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通过实施聘任上岗、指标考核的办法,明确各岗位职责任务,并进行指标考核评价,进一步激发了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形成了和谐、进取、竞争的良好氛围,为科研人员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促使整个学院在事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让青年教师不断脱颖而出
    “只要是人才,就会让你发光”。这是轻化学院在青年教师培养上一直贯彻的思路。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校企合作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要注重发挥他们身上激情和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
 
      在近期我校开展的高级学术岗位竞聘工作中,轻化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孔凡功、徐清华、刘玉等一批青年教师积极申报A1级岗位教授,并最终竞聘成功,其中孔凡功教授更是成为我校这次竞聘工作中最年轻的A1级岗位教授。
 
      赵院长认为,此次竞聘过程中出现一批青年教师,与轻化学院一直实施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息息相关。学院要求,各科研团队必须吸收青年教师参与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形成良好的年龄和学历层次梯度。在这一过程中,老教师要起到帮带作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找准位置。青年教师要主动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科研能力。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院坚持“发现他,用好他,宣传他”,只要他们务实肯干,学院就会给予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为此,学院下大力气为他们提供必备的科研条件,配备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同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实现内部的良性竞争。合理的竞争会激发青年教师身上的潜力,对学院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和自身发展也大有裨益。
 
      正是由于营造出这种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良性竞争氛围,轻化学院在科技工作中不断取得突破,成为全校科技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022新建栏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