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word-break:break-all">
9月27日,我校课程改革与学习资源配置座谈会在行政楼346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徐同文、副校长秦梦华出席会议,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在徐书记幽默的开场白中开始。
会议就我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课程建设、学习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展开讨论。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负责人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他们介绍了各自学院创新课程建设、资源配置及使用情况,并汇报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党委书记徐同文针对大家介绍的情况指出,创新课程建设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要求。搞好创新课程建设,关键要搞清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考核标准与考核方式、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创新这三件事。这不仅是哪一位老师的责任,更是学院行为。要通过召开教授会议、院务会议等形式讨论确定,用文件固定下来。如英语教学的目标,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原则,应定为达到国外同类专业职业岗位就业前的英语水平。要变中学后外语教学模式为出国前外语教学模式,重点培养说和写的能力。在考核标准和方法上,不应只看四六级通过率,而应用英美国家的认证标准、公司通行的录用标准,可借用雅思、GRE等试题建立题库。其他专业课程同样可以用这种思路去建设。
创新课程应主要把握好三类:一是新就业出口创新课程;二是引进国际原版课程(以利于大一后的英语水平提高);三是时代需要的大学生新素质创新课程。如市场经济与西方文化、进出口贸易、演讲与写作等,这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要结构。
关于学生学习资源建设问题,徐书记强调要解放思想、拓展思路、主动寻找,如韩语培训中心、中德啤酒中心等,都可以进行再挖掘利用,可主动请他们的人员给学生开设第二外语。
秦梦华副校长在讲话中要求,创新课程建设要把握准内涵,不能简单化,同时,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切实做到科学有效。
最后,徐书记要求,教务处对全校学习资源配置,学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汇总、讨论,形成报告提交校务会议。